棋牌游戏开发教程系列:游戏服务器框架搭建(三)

协程

使用异步非阻塞编程,确实能获得很好的性能。但是在代码上,确非常不直观。因为任何一个可能阻塞的操作,都必须要要通过“回调”函数来链接。比如一个玩家登录,你需要先读数据库,然后读一个远程缓冲服务器(如redis),然后返回登录结果:用户名、等级……在这个过程里,有两个可能阻塞的操作,你就必须把这个登录的程序,分成三个函数来编写:一个是收到客户端数据包的回调,第二个是读取数据库后的回调,第三个是读取缓冲服务器后的回调。

这种情况下,代码被放在三个函数里,对于阅读代码的人来说,是一种负担。因为我们阅读代码,比如通过日志、coredump去查问题,往往会直接切入到某一个函数里。这个被切入阅读的函数,很可能就是一个回调函数,对于这个函数为什么会被调用,属于什么流程,单从这个函数的代码是很难理解的。

另外一个负担,是关于开发过程的。我们知道回调函数的代码,是需要“上下文”的,也就是发起回调时的数据状态的。为了让回调函数能获得发起函数的一个变量内容,我们就必须把这个变量内容放到某个“上下文”的变量中,然后传给回调函数。由于业务逻辑的变化,这种需要传递的上下文变量会不停的变化,反复的编写“放入”“取出”上下文的代码,也是一种重复的编码劳动。而且上下文本身的设置可能也不够安全,因为你无法预计,哪个回调函数会怎么样的修改这个上下文对象,这也是很多难以调试的BUG的来源。

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出现了所谓的协程技术。我们可以认为,协程技术提供给我们一种特殊的return语句:yield。这个语句会类似return一样从函数中返回,但你可以用另外一个特殊的语句resume(id)来从新从yield语句下方开始运行代码。更重要的是,在resume之后,之前整个函数中的所有临时变量,都是可以继续访问的。

当然,做resume(id)的时候,肯定是在进程的所谓“主循环”中,而这个id参数,则代表了被中断了的函数。这种可以被中断的函数调用过程,就叫协程。而这个id,则是代表了协程的一个数字。异步调用的上下文变量,就被自动的以这个协程函数的“栈”所取代,也就是说,协程函数中的所有局部变量,都自动的成为了上下文的内容。这样就再也不用反复的编写“放入”“取出”上下文内容的代码了。

棋牌游戏开发教程系列:游戏服务器框架搭建(三)


我使用了https://github.com/Tencent/Pebble/tree/master/src/common项目下的coroutine.cpp/.h作为协程的实现者。

游戏开发中,协程确实能大大的提高开发效率。因此我认为协程也应该是Game Server所应该具备的能力。特别是在处理业务逻辑的Handler的Process()函数,本身就应该是一个协程函数。所以我设计了一个CoroutineProcessor的类,为普通的Processor添加上协程的能力。——基于装饰器模式。这样任何的Processor::Process()函数,就自然的在一个协程之中。

因为有了协程的支持,那些可能产生阻塞而要求编写回调的功能,就可以统一的变成以协程使用的API了:

  • DataStore -> CoroutineDataStore
  • Cache -> CoroutineCache
  • Client -> CoroutineClient



棋牌游戏开发教程系列:游戏服务器框架搭建(三)


使用协程的API,就完全不需要各种Callback类型的参数了,完全提供一个返回结果用的输出参数即可。

  1. /**
  2. * @brief DataStore 的具备协程能力的装饰器类型。
  3. * @attention 除了定义变量语句和 Update() 以外,其他的操作都需要在协程中调用。
  4. */
  5. class
  6. CoroutineDataStore
  7. :
  8. public
  9. Updateable {
  10.         public:
  11.         CoroutineDataStore(DataStore * data_store,
  12.         CoroutineSchedule * schedule);
  13.         virtual
  14.         ~CoroutineDataStore();
  15.         int
  16.         Init(Config * cfg, std: :string * err_msg);
  17.         /**
  18.      * 读取一个数据对象,通过 key ,把数据放入到输出参数 value。
  19.      * 此函数会在调用过程中使用协程的 yield 出去。
  20.      */
  21.         int
  22.         Get(const std: :string & key,
  23.         Serializable * value);
  24.         /**
  25.      * 写入一个数据对象,写入 key ,value
  26.      * 写入结果从返回值获得,返回 0 表示成功,其他值表示失败。
  27.      * 此函数会在调用过程中使用协程的 yield 出去。
  28.      */
  29.         int
  30.         Put(const std: :string & key,
  31.         const
  32.         Serializable & value);
  33.         /**
  34.      * 删除一个数据对象,通过 key
  35.      * 写入结果从返回值获得,返回 0 表示成功,其他值表示失败。
  36.      * 此函数会在调用过程中使用协程的 yield 出去
  37.      */
  38.         int
  39.         Remove(const std: :string & key);
  40.         int
  41.         Update();
  42.         private:
  43.         DataStore * data_store_;
  44.         CoroutineSchedule * schedule_;
  45. };

复制代码


服务器对象管理

组件模型

一般来说服务器上,主要是运行各种各样处理请求的代码为主(通常叫Handler)。然而,我们也会有一些需要持续运行的逻辑代码,比如处理匹配玩家战斗的逻辑,检查玩家是否超时发呆的逻辑,循环处理支付订单等等。这些代码的很多功能,同时还需要被各种Handler所调用。所以我们必须要有一种能让所有的这些自定义代码,以一种标准的方式在进程中互相引用,以及管理生命周期的方法。

借鉴于Unity,我觉得使用所谓的组件模型是很好的。它的特点包括:

  • 组件之间通过 Application::GetComponet(name) 的方式互相调用。以一个字符串作为索引,就可以方便的获得对于的对象。组件自己通过 Application::Register(com_obj) 注册到系统中去,注册的名字自己实现 string GetName() 的接口去提供。
  • 每个组件有预定的几个回调函数,提供进程生命周期的调用机会。包括:

 

  • 初始化:Init()
  • 主循环更新:Update()
  • 关闭:Close()



  1. /**
  2. * 代表一个应用程序组件,所有的应用程序组件应该继承此对象
  3. */
  4. class
  5. Component
  6. :
  7. public
  8. Updateable
  9. {
  10.         public:
  11.         Component();
  12.         virtual
  13.         ~Component();
  14.         /**
  15.      * 返回此组件的名字
  16.      * @return 名字
  17.      */
  18.         virtual std: :string GetName()
  19.         =
  20.         0;
  21.         /**
  22.      * 初始化过程会调用此方法
  23.      * @param app 进程对象
  24.      * @param cfg 配置
  25.      * @return 返回 0 表示成功,其他表示失败
  26.      */
  27.         virtual
  28.         int
  29.         Init(Application * app,
  30.         Config * cfg);
  31.         /**
  32.      * 更新过程会调用此方法
  33.      * @return 返回更新处理的负载,0 表示没有负载,负数表示出错或需要停止对此组件进行更新
  34.      */
  35.         virtual
  36.         int
  37.         Update();
  38.         /**
  39.      * 应用停止时会调用此方法
  40.      * @return 返回 0 表示可以退出,返回 >0 表示需要等待返回值的秒数,返回 < 0 表示出错退出
  41.      */
  42.         virtual
  43.         int
  44.         Stop()
  45.         {
  46.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return
  47.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0;
  48.         };
  49.         /**
  50.      * 设置组件被加入的应用程序,用于让组件继承者能简单的获取 Application 对象
  51.      * @note 如果一个组件被加入多个不同的 Application,必须使用 @see Init() 方法来具体保存 Application 对象,
  52.      * 因为此处修改的成员对象 app_ 将是最后一次被添加进的 Application 对象。
  53.      * @param app 要设置的 Application 对象。
  54.      */
  55.         void set_app(Application * app) {
  56.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app_ = app;
  57.         }
  58.         protected:
  59.         Application * app_;
  60. };

复制代码


Server对象

由于一个游戏服务器,所集成的功能实在是太多了,比如配置不同的协议、不同的处理器、提供数据库功能等等。要让这样一个服务器对象启动起来,需要大量的“组装代码”。为了节省这种代码,我设计了一个LocalServer的类型,作为一个Server模板,简化网络层的组装。使用者可以继承这个类,用来实现各种不同的Server。

  1. class
  2. LocalServerApp
  3. :
  4. public
  5. Application
  6. {
  7.         public:
  8.         LocalServerApp();
  9.         virtual
  10.         ~LocalServerApp();
  11.         virtual
  12.         int
  13.         Init(Config * cfg = NULL);
  14.         virtual
  15.         int
  16.         Exit();
  17.         void set_transport(Transport * transport);
  18.         void set_protocol(Protocol * protocol);
  19.         void set_processor(Processor * processor);
  20.         private:
  21.         Transport * transport_;
  22.         Protocol * protocol_;
  23.         Processor * processor_;
  24.         Server * server_;
  25. };

复制代码


这个简单的类,可以通过setter方法来自定义网络层的组件,否则就是最常用的TCP,TLV,Echo这种服务器。而且这个类还是继承于Application的,这样可以让数据库或者其他的组件,也很方便的利用组件系统安装到服务器上。

集群功能

需求分析

游戏常常是一个带状态的服务。所以集群功能非常困难。

有一些框架,试图把状态从逻辑进程中搬迁出来,放在缓冲服务器中,但是往往满足不了性能需求。另外一些框架,则把集群定义成一个固定的层次架构,通过复杂的消息转发规则,来试图“把请求发到装载状态的进程上”,但这导致了运维部署的巨大复杂性。

为了解决这些问题,我觉得有几个设计决策是必须要订立的:

  • 使用SOA的模式:集群中心的地址作为集群的地址,通过服务名来分割逻辑
  • 提供给用户自定义路由的接口:由于集群中的进程都带有状态,要把请求发给哪个进程,并不能完全自动选择,所以必须要用户提供代码来选择



棋牌游戏开发教程系列:游戏服务器框架搭建(三)


作为SOA模式下的集群,必须定义每个服务的“合同”格式。由于一个游戏服务器,可能存在各种不同的通信协议和编码协议,所以这个合同必须要能包含所有这些内容。在传统的RPC设计中,比如WebService,就采用了WSDL的格式,但是现在这种风格更多的被RESTful所取代。因此我决定使用类似URL类型的字符串来表述合同:

  1. tcp://1.1.1.1:8888/tlv

复制代码


这样的合同描述,可以包含通信协议,IP地址和端口,编码协议三个部分,如果需要,还可以在PATH部分继续添加,如增加QueryString等。

集群中心

根据之前的设计,集群中心地址,即事集群的地址。而集群中心,为了避免单点故障,自己也必须是一个集群。能符合这个要求的可用开源软件,非ZooKeeper莫属。

所以我直接把集群中心的功能,使用ZooKeeper来实现。虽然ZooKeeper的API设计也足够优秀了,但是作为异步非阻塞的框架,还是必须要做一层封装和抽象。在编译C的ZK客户端API时,也碰到了一个讨厌的问题,就是这个API使用了一个旧版本的测试框架库cppunit-devel,在新版本的Linux发行版CentOS和Ubuntu中,直接从源安装的版本都和这个版本不兼容,没办法只好去官网上下载cppunit-1.13的源代码来编译安装。

为了方便使用ZooKeeper,我先实现了一个ZooKeeperMap的类,属于cache模块的DataMap的子类,用以完成标准的Key-Value存取。实际上在这里是为了完成链接ZooKeeper和初始化的功能。

如前文的合同所设计,当获得一个“合同”字符串的时候,是需要“构造”出一个使用对应合同的客户端对象的。不同的协议对应着不同类型的对象,在这里就需要一种类似“反射”生成对象的技术。对于没有这种反射能力的C++来说,我添加了一个“注册”模板方法,这个模板方法会把注册的类的构造工厂方法,记录到一个map里面。当然,这对于注册的类的构造器是有要求,需要有无参数构造器,或者是带“字符串,数字”构造器。当然,如果写错了也不要紧,只是不能编译成功而已。这也是静态绑定的好处之一了。

整个集群中心,最核心的接口其实就三个:

注册一个合同,包括提供的“服务名”和“合同”,这个合同内容必须是能让客户端访问到自己的通信地址。

查询合同,通过输入“服务名”,获得所有提供这个服务的合同列表

通过合同构建客户端,得到的客户端对象就是可以发送请求给对应合同的服务提供进程。

  1. /**
  2. * @brief 集群中心客户端
  3. * 每个 DenOS 进程启动时,都会向 ZooKeeper 注册自己的服务。
  4. * 此类型的对象,就是作为每个进程中,代表集群中心的存在。
  5. * ZooKeeper 默认根据 2 个 tick (心跳),大概为 3 秒,是否收到,来决定客户端是否死掉。
  6. * 在 DenOS 中,可以使用配置项目 ZK_RECV_TIMEOUT 参数(单位为毫秒)来决定这个超时时间。
  7. */
  8. class
  9. Center
  10. :
  11. public
  12. ZooKeeperMap
  13. {
  14.         friend
  15.         void
  16.         ContractsWatcher(zhandle_t
  17.         * zh,
  18.         int type,
  19.         int state,
  20.         const
  21.         char
  22.         * path,
  23.         void
  24.         * watcherCtx);
  25.         public:
  26.         int last_error_code_;
  27.         // 用来测试最后一个操作是否成功的变量
  28.         std: :map < std: :string,
  29.         std: :string > service_process_;
  30.         // key: 服务名字,value  服务节点名字
  31.         /**
  32.      * @brief 构造一个集群中心客户端
  33.      * @param urls ZooKeeper 的连接参数,形如:”127.0.0.1:2181,10.1.2.3:2182,192.168.3.23:2183″
  34.      */
  35.         Center(const std: :string & urls =
  36.         “127.0.0.1:2181”);
  37.         virtual
  38.         ~Center();
  39.         /// 驱动整个异步流程
  40.         virtual
  41.         int
  42.         Update();
  43.         /**
  44.      * 往集群中声明注册服务
  45.      * @param name 服务的名字
  46.      * @param contract 服务的通信方式
  47.      * @return 返回 0 表示已经发起注册流程,其他值表示失败
  48.      */
  49.         int
  50.         RegisterService(const std: :string & name,
  51.         const
  52.         Contract & contract);
  53.         /**
  54.      * @brief 注册一个类作为对应协议字符串名字
  55.      * 如果这个类是 Connector 的子类,必须要有一个形如 XXConnector(const string& p1, int p2) 这样的构造器。
  56.      * 或者这个类是 Protocol 的子类,必须要有一个无参数构造器。
  57.      * @param reg_name 协议字符串名字,如 tcp/udp/kcp/tconnd 或者 tlv/line/tdr
  58.      */
  59.         template < typename T >
  60.         void
  61.         RegProto(const std: :string & reg_name)
  62.         {
  63.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if
  64.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(reg_name.empty())
  65.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return;
  66.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constructors_[reg_name]
  67.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=
  68.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new
  69.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DefaultConstructor < T > ();
  70.         }
  71.         template < typename T >
  72.         void
  73.         RegConn(const std: :string & reg_name)
  74.         {
  75.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if
  76.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(reg_name.empty())
  77.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return;
  78.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constructors_[reg_name]
  79.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=
  80.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new
  81.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StrIntConstructor < T > ();
  82.         }
  83.         /**
  84.      * @brief 查询一个服务去发起请求
  85.      * 注意这是一个异步的接口,有可能会返回 -1 表示服务合同还未拿到。需要重复的去获取。
  86.      * @param name 服务的名字
  87.      * @param callback 当获得对应的服务的客户端的回调
  88.      * @param client_cb 预期每个新的 Client 所注册的默认回调,用来接收连接、中断、收听通知。
  89.      * @param route_param 用来传给路由器的自定义路由相关数据
  90.      * @return  如果返回 0 表示成功,失败则会是其他数值
  91.      */
  92.         int
  93.         QueryService(const std: :string & name,
  94.         GetServiceClientCallback * callback,
  95.         ClientCallback * client_cb = NULL,
  96.         Router * router = NULL,
  97.         void * route_param = NULL);
  98.         /**
  99.      * 根据合同缓存获得客户端对象
  100.      * @param cache 合同缓存对象
  101.      * @param client_cb 预期每个新的 Client 所注册的默认回调,用来接收连接、中断、收听通知。
  102.      * @param router 路由器对象
  103.      * @param route_param 路由参数
  104.      * @return 客户端对象指针,无需主动 delete,因为会缓存起来
  105.      */
  106.         Client *
  107.         GetClientByContracts(ContractCache * cache,
  108.         ClientCallback * client_cb,
  109.         Router * router,
  110.         void * route_param);
  111.         /**
  112.      * 获得存放集群的 ZK 基础路径
  113.      * @return ZNode 基础路径
  114.      */
  115.         inline
  116.         const std: :string & cluster_prefix()
  117.         const
  118.         {
  119.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return CLUSTER_PREFIX;
  120.         }
  121.         /**
  122.      * 获得建立进程用的 ZK 标记 (Create flags)
  123.      * @return zk 的 create flags
  124.      */
  125.         inline
  126.         int process_flags()
  127.         const
  128.         {
  129.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return process_flags_;
  130.         }
  131.         /// 在 ZK 写入本进程对此服务的合约
  132.         void
  133.         AddProcessContract(const std: :string & service_name,
  134.         const std: :string & contract_data);
  135.         /// 清理相关对象
  136.         void
  137.         CloseClient(Client * client);
  138.         void
  139.         SetContractsCache(const std: :string & service_name,
  140.         ContractCache * cache);
  141.         /*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 继承自 ZooKeeper 为了实现功能用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*/
  142.         /// 建立存储节点父目录时,增加一个监听器,监听这些节点增加和删除变化
  143.         virtual
  144.         void
  145.         CreatePrefixNode();
  146.         /// 初始化 zookeeper 客户端连接,会修改 ZKMAP_KEY_PREFIX 为集群专用路径
  147.         virtual
  148.         int
  149.         Init(Config * config = NULL);
  150.         /**
  151.      * 清理掉生成的客户端对象
  152.      * @param client 客户端对象
  153.      * @param content 相关的服务名字
  154.      */
  155.         void
  156.         ClearClientMember(Client * client,
  157.         const std: :string & content);
  158. };

复制代码


服务器间通信

在上面所说的集群中心功能中,最后一项“获得客户端”的方法,是需要用户输入一个Router类型的对象的。其原因就是,游戏服务器往往都是带状态,所以必须要让调用者有办法选择具体的服务提供者。比如游戏中的聊天功能,一般都支持“组队聊天”的功能,这个功能,需要把消息转发到不同的服务器进程上,因为队伍中的玩家可能登录在不同的服务器上。那么,如果玩家本身登录的规则,就是根据自己的ID做某种哈希去选择服务器进程的,那么,这个聊天功能,只要让Router对象也按同样的哈希方法去选择服务器进程,就能正确的发送消息了。当然了,根据某种类似“服务器进程ID”去选择服务器,也是一种路由方式,可以写入Router中去。

  1. /**
  2. * @brief 路由器基类
  3. */
  4. class
  5. Router
  6. {
  7.         public:
  8.         Router();
  9.         virtual
  10.         ~Router();
  11.         /**
  12.      * @brief 决定服务路由的接口
  13.      * 此接口默认实现是取 cache 中的第一个非空结果
  14.      * @param cache 需要选择的所有合同的缓存集合
  15.      * @param content 输出参数,具体选择的合同的内容
  16.      * @param route_param 用来提供给路由算法运行的额外参数
  17.      */
  18.         virtual
  19.         void
  20.         RouteToSevice(const
  21.         ContractCache & cache, std: :string * content,
  22.         void * route_param = NULL);
  23. };

复制代码


路由器的写法非常简单,也附带了一个route_param用来帮助传递一些路由选择所需的数据。当然你也可以构造多个不同的Router子类对象,用对象成员属性来携带更复杂的路由参数。

当我们选择出了合同,就可以利用Center的功能去发起服务请求了。下面是单元测试的部分代码,展示了如何在服务器之间调用服务:

  1. // 获取客户端
  2. DEBUG_LOG(“========== Getting Client ==========”);
  3. Center * center = obj_pro_reg.center();
  4. TestGetClientCallback callback;
  5. TestClientCallback cli_cb;
  6. center – >QueryService(handler.service_name_,
  7. &callback,
  8. &cli_cb);
  9. for
  10. (int i =
  11. 0; i <
  12. 100; i++)
  13. {
  14.         usleep(100);
  15.         svr – >Update();
  16. }
  17. EXPECT_EQ(0, callback.err_code_);
  18. EXPECT_TRUE(cli_cb.is_connected_);
  19. ASSERT_TRUE(callback.client_ != NULL);
  20. // 访问服务器
  21. DEBUG_LOG(“========== Requesting Service ==========”);
  22. Client * client = callback.client_;
  23. Request req;
  24. string data(“I love JMX!”);
  25. req.service = handler.service_name_;
  26. req.SetData(data.c_str(), data.length());
  27. client – >SendRequest( & req,
  28. &cli_cb);
  29. for
  30. (int i =
  31. 0; i <
  32. 100; i++)
  33. {
  34.         usleep(100);
  35.         svr – >Update();
  36. }
  37. EXPECT_EQ(data, cli_cb.resp_data_);

复制代码


在一般的异步编程中,访问集群中的服务,需要两个回调(组赛)过程,一个是通过集群中心查询合同,一个是请求服务。这样显然会让代码分散在不同的函数中,阅读起来非常不方便。所以我又使用了协程功能,封装了集群和客户端的能力,让整个过程可以用同步代码的写法来完成。

展望

写到这里,基本上关于一个游戏服务器框架的主体功能设计,都基本完成了。但是,一个游戏中还包含了很多不同的能力需要考虑。比如说排行榜、拍卖行、战斗记录日志等等,这个功能往往不能靠上文所述的key-value数据能力简单解决。而需要额外直接的对一些特殊的设施,比如redis/MySQL直接编程,这些部分,也只能放在框架之外处理了。也许以后,我会总结出更好的抽象层,能把带排序、模糊搜索、大容量记录的功能,一起放入框架的想法。另外,对于cache模块(缓冲),使用一致的API风格,去操作真正的分布式缓冲,还是一个未能很好解决的课题。虽然Orcal Conherence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方案,但是限于时间和精力,也只能用简单的二级缓存来部分模拟其能力,这一方面也是值得去深入研究的部分。

总结一下,游戏服务器框架,其实基本能力也非常简单:

网络功能:提供请求响应、通知两种能力即可组合大部分功能

缓存功能:提供二级缓存的远程缓冲功能,也可以满足很多需求

持久化功能:以key-value方式的存储足以满足很多用户存档的需求

对于现代服务器系统,需要增加的能力还有:

集群功能:可以用SOA但自定义路由的方式,提供集群服务

协程功能:避免大量异步回调的代码阅读问题

组件功能:给框架一个结合不同体系代码的接口

全文完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棋牌游戏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qp49.com/2019/04/23/1997.html

(1)
棋牌游戏的头像棋牌游戏
上一篇 2019年4月19日
下一篇 2019年4月26日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